今年以来,新兴县河头镇坚持围绕“人才强镇、人才兴镇”的工作思路,聚焦人才、企业和高校需求,依托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促进各类资源要素有效链接,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建强“组织链”,把稳人才工作“方向盘”。河头镇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牢人才工作方向,成立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压实抓人才工作责任。将人才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形成统筹有力、职责清晰、互联互通的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召集农业农村、科技、教育、文广旅体等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团体、重点企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人才工作8次。同时,优化提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阵地建设,通过构建驿站组织架构、健全人才服务机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等,切实强化人才驿站运行,常态化提供信息发布、政策咨询、交流对接、技术培训等“保姆式”服务,全力营造人才良好发展环境。
打通“引才链”,构建汇聚才智“强磁场”。河头镇坚持“刚柔并济”的引才机制,着力破解人才短缺难题,构建汇聚才智“强磁场”。建立镇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人才工作制度,主动对接重点企业、联系省市专家,推动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佛山大学、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高校院所开展结对共建,邀请专家人才进驻人才驿站开展技术指导,推动河头镇花生油、蜂蜜等特色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同时,驿站以乡情为纽带,积极引进乡贤人才,通过乡贤集思广益、共商共谋,为教育基金会的成立献智出力,筹得教育基金242.57万元。截至目前,人才驿站的“镇域智库”有入库专家50多名,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18名,乡贤人才14名。
优化“服务链”,激活产业提档“动力源”。河头镇发挥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擦亮特色品牌,助力河头特产“出山入湾”。步郎村立足位于四甲河岸的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沙谷米种植,通过人才驿站邀请佛山大学专家人才、农技人员前来一线指导,不断提升种植技术,推动沙谷米种植面积达60亩,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同时,柔性引入宝生园专家服务指导河头镇蜂蜜产业技术生产,解决蜂蜜加工和保质难题,打造蜂蜜产业“产、供、销”一体化链条,推动“小蜂蜜”做成“大产业”,目前,全镇蜂蜜年产量有50万多斤,产值2000多万元。此外,驿站深挖在外人才资源,助力河仔口小学校舍以每年11万元的租金出租,并引进广府光伏公司落地投产。今年以来,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已开展服务交流活动20余场,服务覆盖200余人次。
通讯员:梁铭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