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稔村镇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党校搭台+专家授课+实践赋能”三维驱动模式,全力打造“需求对接精准化、培养体系立体化、成果转化实效化”的人才培育新格局,为“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大动能。
党校搭台,整合资源强基础。稔村镇充分发挥党校在人才培育中的关键作用,构建“阵地联建、师资联培、课程联享”的三位一体模式,着力夯实镇域发展人才基石。一是打造全域覆盖的阵地体系。创新“1+7+8”立体化教育矩阵,建立阵地共享机制,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乡村教育体系,2024年以来开展跨村联训28场,覆盖党员群众1600余人次,有效破解村级教育资源碎片化难题。二是锻造复合型师资队伍。整合市、县委党校专职教师,省农科所技术专家和本土创业能手三类资源,建立含10名省级专家、47名本土能手的动态师资库,深化区域共建机制,联合东成镇、水台镇组建“稔东水片区党校”,共享23名跨镇讲师资源。三是推行课程联享机制。聚焦镇域产业发展和党员群众实际需求,精心设计涵盖党性教育、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主题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同时,结合镇情实际和学员反馈,定期更新优化课程内容,确保课程设置与时俱进、贴合需求。
专家授课,精准赋能提实效。稔村镇充分利用专家资源,深度挖掘其专业优势,开展系统全面的授课活动,进一步将专业知识精准转化为各领域发展的实用技能。一是精准分层,构建多维培训体系。将培训对象细化为村干部、返乡青年、种养大户等7类群体,分类开设基层治理实务、短视频营销、电商运营等课程,有效提升培训的精准化与高效化。2024年以来,全镇组织各类培训25场,覆盖903人次,实现重点人群技能提升全覆盖。二是分类施策,推动产教深度融合。聚焦陶瓷产业升级,邀请佛山陶瓷协会专家开展“订单式”技术指导,为建兴陶瓷等企业定制窑炉节能改造、清洁生产等课程,助力规上工业企业提质升级。此外,邀请乡土专家李大金开设浸种催芽、机械化插秧等实操课,带动约200名农户掌握标准化种植技术,助力深化“白土丝苗米”等农业品牌建设。三是协同授课,深化“一课双讲”模式。紧扣新兴县全域旅游战略和稔村镇乡村旅游规划,实行“党校教师+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授课模式,由党校教师系统阐释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的实践路径及其发展方向,白土村党组织书记则结合“一巷九秀才”人文典故,分享如何通过挖掘“宿国文化”打造文化长廊、研学基地等文旅项目经验,实现理论阐释与实践案例的深度结合。
实践赋能,学用结合促发展。稔村镇坚持以“一线练兵、实战检验”为导向,构建“学用转化闭环”模式,确保教育培训成果落地见效,推动学用转化释放发展动能。一是创新现场教学。邀请水台林场专家到白土村现场植树点开展“一树一策”管护实践教学,通过修枝整形、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提升学员管护新植树木水平,有效提高苗木成活率,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二是深化案例教学。组织镇村干部赴六祖镇龙山塘村等示范点开展农房风貌品质提升的经验学习,采取“案例分析+分组研讨”方式,推动全镇高标准完成207栋农房外立面改造。三是打造实训场景。依托1200余亩丝苗米基地、水芹菜基地等资源开设“田间课堂”,组织学员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农产品直播带货等实操演练,推动学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为乡村产业发展培育一批既懂农业技术又掌握营销手段的复合型人才,进一步推动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