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浮市新兴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新兴动态 > 新兴要闻
您所在位置:首页 > 云浮市新兴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新兴动态 > 新兴要闻
新兴县社保局党支部:“被误解也要保持微笑”
来源: 新兴县舆情中心 发布时间: 2015-05-21 09:47:48

 “现在办理生育险申请,到时要怎么做才拿到报销?”一位有孕在身的准妈妈在窗口前询问。“您先坐,别站累了,我帮您看看。”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仔细倾听,并微笑着向其耐心解释道:“这张申请表您一定要保管好,到时分娩后再拿着发票、清单和这张表过来办理报销……”听取工作人员详细介绍后,这位准妈妈连声道谢,随之离开社保局。这是5月19日上午,记者在新兴县社保局二楼服务中心看到的一幕。

    近年来,新兴县社保局以创建“民生为本,情系民众”的党建示范品牌为契机,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和组织建设,创新工作方式,积极营造“文明、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把高效服务、优质服务渗透到民生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转变:从纸质申报到网上办理

    “一定要全心全意服务好基层,这是党建的要求,也是对每个党员干部的要求。”新兴县社保局党支部委员罗卓慧介绍,在新兴县社保局党支部的领导下,该局不但创下了连年超额完成社保扩面、征缴任务的佳绩,还造就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爱岗敬业的干部队伍。

    近年来,新兴县社保局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包括大病保险补偿制度、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一站式”结算、大病保险实现即时赔付、开通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网上申报等,其中,完善简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网上申报程序是去年以来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

    “以往群众办理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往往要带着一大堆的纸质材料到镇政府,先是填写好相关审批表,再经镇工作人员初步审查,然后转交镇分管领导审核,最后集中送县对口单位审批,最快也要1个月的时间才能办结。”如今,很多业务网上直接办理,像医疗报销,一个星期内就可以办完。

    针对异地就医患者逐年增多的现象,2014年,新兴县社保局推行了职工医疗保险与省部分医疗机构联网即时结算政策,极大方便了广大群众省内异地就医。

    以往由于无法进行联网结算,前往广州等大城市就医的新兴籍患者需垫付大量医疗费用,为报销而奔波于两地。“目前,我们已与省部分医疗机构联网即时结算,主要以广州范围内的医院居多,包括省人民医院、珠江医院、南方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等共18家医院。”已购买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患者到这18家医院就医再也无需垫付高额住院医疗费用,更不用为了报销医疗费用来回奔波于两地,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狠抓窗口服务

    用真诚感动群众

    社保工作涉及全县48万人,如何为他们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是新兴县社保局每一位工作人员经常思考的问题。从细微处入手,想方设法打造“群众满意社保”,新兴县社保局全体工作人员一直用心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

    “我局80%的员工是窗口服务工作人员,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所以局里对他们的工作方式或细节都抓得很严、很紧,引导他们要做群众的贴心人。”罗卓慧说,新兴县社保局要求党员干部以主动、热情的态度面对群众,微笑服务群众,争取成为“群众点赞”的窗口服务工作人员。

    “有时候遇到一些群众对社保工作不理解,发脾气、发牢骚,工作人员把委屈往肚子里咽,为他们解决问题,用耐心和真诚感动、感化群众。”罗卓慧告诉记者,“因为一句话,影响一生”,这是局党支部要求每位工作人员都铭记的一句话。面对不理解社保工作的群众发牢骚,要尽量说好话,保持微笑,促成问题解决。

    在新兴县社保局,每位工作人员都和党员一样,时刻在学习,让自己更全面、更精准地掌握知识,为参保单位和个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2013年,该局被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

    作为面向群众服务的窗口单位,新兴县社保局以“民生为本,情系民众”为理念,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化为“面对面解问题”,实现服务“零距离”。

新兴县社保局医疗待遇核发股股长陈志坚:学会换位思考很重要

  “情为民所系,心为民所想,作为一名社保人,学会换位思考很重要。”陈志坚说。

    陈志坚是新兴县社保局医疗待遇核发股股长,多年来,他在这个岗位的投入换来领导、同事和群众的交口称赞,在县社保局历年年终考核评定中,他连续14年被评为优秀。

    光彩照人的成绩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只有陈志坚自己知道。每上一个台阶、每踩出一个脚印,都浸透着他淋漓的汗水。“作为局的老社保,加班加点工作已成为习惯,医疗待遇核发的政策这几年变化较大,尤其2011年进行的原农村合作医疗(现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整体转交工作,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2011年11月底接手,2012年1月必须全县实行,期间的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基本放弃了周六、日休息时间,还常常早出晚归。‘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这项工作顺利过渡并走在全市的前列。”陈志坚说,当年加班至夜深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陈志坚一直工作在第一线。社保服务窗口每天都会接到各类服务对象,有的不识字,政策说不通;有的患重病,情绪易激动。身处这样的工作环境,陈志坚依然笑脸相迎每一位前来办事的人,和风细雨般地给他们解释每一个疑问。

    陈志坚说,在许多人的眼里,社保局只是方寸之间的一扇窗口,但是对于重病患者而言,却承载着康复的希望和保障,“面对高强度、快节奏的社保业务工作,我们要满怀热情接待每一位来访的群众,帮助每一位有困难的百姓。”

    南方日报新兴视窗记者 梁桂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