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县东成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围绕维护社会稳定这个大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第一道防线”的作用,积极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2023年10月,东成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获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
一、完善工作机制,织密调解组织工作一张“网”
在巩固并完善基层调委会建设基础上,东成镇调委会进一步健全组织体系,夯实“大调解”基础。一是点上推动,创树特色化调解模式。为实现群众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设立“一站式”镇村组三级多元化解协调中心,建立“1+16+N”人民调解组织体系,即以镇级人民调解委员会为核心,向下延伸设立16个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并进一步细化至149个村民小组人民调解单元,全面覆盖各个层级。目前,共有74名人民调解员投身于这一体系之中。二是线上突破,形成多层级协同格局。为有效激发调解员工作热情与创新精神,积极落实人民调解员等级评定及省民生实事人民调解“以案定补”工作,目前共认定三级人民调解员1名、四级人民调解员1名,通过明确界定各级调解组织、调解员的职责与权限,形成了内部上下协同的高效工作格局。三是面上进步,构建全覆盖调解网络。通过盘活基层调解资源,形成综治、信访、司法常驻,派出所、市场监管、法庭轮驻,民政等站所室和村(居)委随叫随驻的实战化运行模式,将分散在各个部门的调解力量全面整合,打造成群众矛盾纠纷化解“终点站”,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2024年1月,镇调委会多次联合县人社局、县住建局、镇派出所等多部门合力,成功调解一宗欠薪纠纷,为13名工人讨回工资30多万元。
二、创新工作举措,绘制调解机制流程一套“图”
为了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水平,东成镇调委会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创新探索“5+2+1”调解模式。一是抓牢五大关键环节。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紧密围绕“五个关键环节”展开工作,确保调解全流程畅通无阻。通过构建调解事项联动受理流转处置机制,形成了“发现信息、掌握动态、主动调解、及时反馈、跟踪回访”的闭环式纠纷调解管理流程,旨在实现隐患快速发现、信息快速流转、纠纷快速调处、结果及时反馈以及效果快速回评,确保调解工作高效、规范与科学。二是前移两个调解关口。东成镇调委会注重发挥人民调解的预防性功能,探索“大排查+人民调解”“线上+人民调解”两大模式。积极落实市县关于“基层治理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工作的部署要求,全力走访排查,主动及时掌握矛盾纠纷动态,及时果断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今年以来排摸矛盾纠纷20余起。通过开展建立微信群、连线上级部门、在线调解等方式,拓宽渠道、提高效率,今年以来线上调解矛盾纠纷10余起。三是做好全程人文关怀。以“明法析理、说服教育、案例引导、热情服务”为服务准则,坚持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注重发挥人民调解的疏导性功能,通过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引导当事人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及时、就地解决民间纠纷。
三、注重人才引路,打造调解队伍培养一个“池”
东成镇通过选树人才、及时培训、做好宣传三大举措,不断充实调解队伍。一是选树专业人才,化解疑难纠纷。坚持“专兼结合、管建并重”,发掘“两代表一委员”、老党员、老干部、政法干警担任调解员,现有专兼职调解员74名,具地缘、亲缘、人缘优势,善做群众工作,利于就地维稳。整合驻村法律顾问资源,为16个村(社区)配备1名专业法律顾问,提供“一对一、点到点”法律指导,专业化解疑难纠纷。二是及时“充电蓄能”,强化调解本领。为主动适应矛盾纠纷调解的新形势新要求,镇调委会通过开展系列专题法治讲座和业务培训班,邀请到法官、律师、人民调解员围绕司法确认、工伤保险条例、调解文书规范制作等内容为镇村组三级人民调解员专场授课,不断强化人民调解员依法履职能力。三是做好法治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依托“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等法治宣传节日,联合多方力量,通过法治讲座、播放宣传片、点亮电子屏、派发资料、进村入户等形式,深入社区、乡村、学校、企业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法、国家安全法、民法典、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20多场法治宣传活动。活动接受法律咨询120余人次,群众在易懂易接受的氛围中接受法治教育,为工业强镇建设提供良好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