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成镇人大按照省、市、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围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的工作部署,聚焦“我为民、我履职、我行动”的口号,探索实施“2+3+n”工作机制,为扎实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助力“百千万工程”贡献人大力量。
双轨驱动,实现民声民意高效转化。
“希望能安排人手定期把廻龙河旁的碧道清理一下,部分长了杂草,路也不好走。”
“这路边的排水沟被淤泥堵塞,一下大雨就容易冲刷进村里,希望有关部门可以进行清淤。”......
东成镇人大以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中心、以村级人大代表联络点为延伸的代表联系群众阵地建设网格化体系,搭建起“一中心站四分站五联络点”的“线下+线上”人大代表履职平台体系架构,将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常态化融入以“定期接待”与“主动下沉”双轨并进的服务体系中,形成“意见收集-梳理交办-跟踪督办-反馈公示”的闭环管理流程,保障民众意见建议的“全过程管理”,为解决群众诉求开辟“绿色通道”,实现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倍增效应”。
今年以来,全镇各级人大代表进站接待群众共约350人次,开展代表走访活动15次,收到代表、群众问题和意见建议45条,其中收集关于推动绿美生态建设的问题和意见建议8条,推动问题解决45条,收到满意反馈45条,实现以“小站点”撬起为民履职的“大服务”。
共商绿意,三级联动建好“人大代表林”。
“知道要建‘人大代表林’时,我就在我们村走了一圈,发现在后山有一块空地,也够大,我觉得可以作为我们‘人大代表林’选址之一,到时候我们一起去看看。”东成镇人大代表彭洪华在今年第一次主席团会议上提议说。
今年以来,东成镇人大主席团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切实把“人大代表林”建设的各项任务目标化、清单化、责任化,坚持高质量、高标准建设“人大代表林”。辖区内三级人大代表积极响应号召,通过主动参加“人大代表林”建设、植树护绿活动、捐资捐物、认种认养等方式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贡献人大智慧与力量。
据统计,今年以来,东成镇人大共发动各级人大代表360多人次,建成2个镇级“人大代表林”,累计开展义务植树等“植绿、爱绿、护绿”活动9场次,义务植树达2300株。
多样活动,点燃绿美生态建设热潮。
精细调研,把握群众“绿美”诉求。为准确把握乡村绿化现状与需求,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乡村绿化专项调研行动并召开座谈会。代表们深入乡村,现场考察绿化水平,与村干部及村民面对面交谈,收集他们在绿化工作中的实际诉求与遇到的问题,并将整理出的建议和意见提交至有关部门,督促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营造氛围,激发群众参与热情。镇人大利用公共空间,如圩镇好邻居门口、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各村委等,设立宣传点,向公众普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百千万工程”以及宪法和相关法律知识,当好助力新兴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员、监督员、联络员、服务员”,厚植东成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今年以来,共发放倡议书、宣传单800余份,“百千万工程”宣传环保袋650多个。
强化监督,实施“回头看”机制。代表们通过听取相关工作汇报、实地检查、亲自管护等方式常态化开展“人大代表林”、乡村绿化“回头看”等视察活动,时刻关注树苗成长情况,确保村委、护林员对树苗的日常管护工作落实到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立即整改,保障绿美生态建设取得实效。示范引领,推动“美丽庭院”建设。代表们身体力行,通过亲手打造自家的绿色空间,带头创建“美丽庭院”,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代表们联合各村“百千万工程”互助工作队集思广益,巧妙地将周遭破损的陶罐、旧轮胎或闲置的铁桶等废旧物品赋予了新生,通过创意和巧手,将其变身为别具一格的花盆,并种上各式各样的绿植,点缀出了一片片生机盎然的小天地,助力绘就东成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