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云浮市新兴县东成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5321007177788Q/2024-00100 分类:
发布机构: 云浮市新兴县东成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4-09-05
名称: 登革热预警信息:警惕登革热传播风险升高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9-05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登革热预警信息:警惕登革热传播风险升高

发布日期:2024-09-05  浏览次数:-

  每年的7月—9月是我国登革热的高发季节。 根据云浮市疾控中心数据监测,近日我市罗定、云安、云城、 郁南均已经出现本地登革热疫情,鉴于佛山、广州等地登革热疫情频发,且与我县人员交流频繁,大概率近期我县会出现登革热相关疫情,为有效防控登革热疫情,引导群众加强日常生活、外出旅行或在蚊媒密度较高地区活动时做好个人防护,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降低登革热传播风险,特发出登革热预警信息。

  一、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由媒介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以突起高热、伴头疼、肌肉关节疼痛、眼眶痛为主要症状。

  二、登革热临床症状:

  1、发热:所有登革热患者都会出现发热。登革热起病急,体温会骤然急升,在一天之内便可以高烧40°℃,持续5-7天左右,又会突然降到正常的体温。

  2、全身毒血症状:登革热患者发热时,伴随头痛、腰痛、关节痛及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3、皮疹:3-6天左右出现斑丘疹、麻疹样皮疹或猩红热样皮疹以及红色斑疹,甚至恶化为出血性皮疹!

  4、出血:登革热患者会出现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以及咯血等。

  二、登革热如何传播?

  登革热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我国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俗称“花蚊子”。

  传播过程为“病人→伊蚊→其他人”。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疾病。

  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一般需经大约8~10天的增殖后,才可以通过再次叮咬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我国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14天,但也有部分人不发病(称为隐性感染者)。

  三、怀疑自己得了登革热怎么办?

  如果过去2周曾在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逗留,或自己生活与活动的社区、街道、甚至城市范围内有登革热疫情发生。

  当出现突起发热(有时可达39°C),同时伴有以下症状之一:

  ①明显疲乏、厌食、恶心等;

  ②伴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

  ③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

  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考虑自己有感染登革热的可能。此时应尽快到医院就医,并主动向医生报告旅居史,以尽快得到诊治。

  四、如何预防登革热?

  1. 清除蚊虫孳生地

  登革热预防措施重点在于防蚊和灭蚊,清除各类积水。控制蚊虫孳生地是防治蚊虫的根本措施,具体方法是:

  ①翻盆倒罐,及时清理住家及周围各类无用积水;

  ②人、畜饮用水容器或其他有用积水容器5~7天彻底换水一次;

  ③家中减少种养水生植物,已种养的容器5~7天彻底换水一次;

  ④住家及周围景观水体,可放养观赏鱼或其他种类食蚊鱼。

  2.灭蚊虫、防叮咬

  日常保持工作地、居住地环境清洁,及时清理房间的垃圾和卫生死角。房间内可安装蚊帐、纱门、纱窗或使用蚊香、灭蚊拍等方式进行防蚊驱蚊,还可以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外出时可随身携带驱避剂。

  3.做好个人防护

  如近期前往已发生登革热疫情的地区,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外出时应穿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喷涂蚊虫驱避剂。尽量不在蚊虫活动高峰时段在树丛、草地、垃圾桶旁逗留。

  4.及时就医

  如果在登革热流行地区逗留期间出现发热、皮疹、出血等可疑症状,需要及时就诊。返回本地后,如果半个月内出现发热,应及时就医并说明登革热流行区旅行史。居家或住院治疗时,做好防蚊隔离,减少不必要外出活动,防止登革热的进一步传播和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