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5年3月20日在大江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上
大江镇人民政府镇长 梁少聪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大江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以审议,并请提出意见。
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大江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百千万工程”为工作抓手,紧扣县委“135”发展战略部署,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镇人民真抓实干、勇毅前行,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2024年,大江镇完成税收收入1075万元,与去年同比增长813万元,增长率310.3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2万元,完成收入目标847.9%;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金额679万元。
一、全力拼搏、稳住大盘,镇域经济提速增效
(一)招商引资蹄疾步稳。坚持以招商引资为抓手,积极与广东鼎湖山泉有限公司对接洽谈,并计划利用合河水库优质水源,生产高品质矿泉水,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创造税收1000万元。与广东壹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对接,计划投资500万元建设一个示范种植面积约100亩的南药示范种植和加工基地。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香水柠檬种植产业,首批种植600株香水柠檬,建成后亩产量预计达4000斤,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近16万元。
(二)特色产业多点开花。立足“一粒豆一条鱼一湖水三棵树”特色产业矩阵,进一步引领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促进农产品产业做大做强,做深做精“土特产”文章。其中,全镇油茶种植面积2000多亩、总产量92吨、总产值1288万元;青梅种植面积4300多亩、总产量3225吨、总产值约709万元;肉桂种植面积超1500亩、总产量225吨、总产值315万元。擦亮“大江优品汇”区域品牌,依托合河供销社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加强与景区、特产商店、餐饮企业等对接,拓宽大豆、蜂蜜、青梅、油茶、南药等销售渠道。以梅为媒、以节聚能,借助梅花旅游季的品牌效应,积极开展“代销代送”助农消费帮扶活动,隆重推出豆豉、腐竹、腊味、油茶等特色产品“大拼盘”,不断提升大江优品的知晓率、美誉度。
(三)增收渠道持续拓宽。继续深化“政银企村户”共建家庭农场发展模式,通过政策撬动、金融“贷”动、产业驱动、联村共建,加快推进蕉麻村委水表家庭农场项目建设,目前已经部分投产。整合鹊巢村闲置空间1000平方米,积极开展“光伏+”项目洽谈,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和群众增收1.2万元。以“书记项目”为抓手,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食宿+”新模式,在原大塘山庄(餐饮服务)的基础上扩建约300平方米,打造集餐饮、住宿、休闲、文娱等于一体的乡村民宿,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经济收入约1.5万元。
二、全域动员、深化建管,镇村品质逐步提升
(一)干群联动增绿添美。统筹考虑村容村貌和群众需求,科学增补绿化景观,累计发动党群力量9000余人次,见缝插绿、植绿补绿各类苗木11000多棵,因地制宜打造“美丽庭院”65个、生态小板块92处,建设主题林10片。以“整体规划+局部改造+绿微景观”的创建思路,完成绿美示范村——鹊巢村培育提升,全面形成鹊巢一线三区合理布局,推动大江镇在2024年“绿美新兴大擂台”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二)镇村面貌高效提升。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全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实行市场化运行管理模式,建成67个生活垃圾回收点,对全镇生活垃圾进行定点、定岗、定时清运,实现垃圾清运覆盖率100%。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工作稳步开展,新建思贤坑村标准化卫生公厕,全镇标准化公厕覆盖率100%。高效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100%,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科学规划布局村庄建设,稳步推进“四沿”区域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已顺利完成农房风貌提升203栋,超额完成上级分配任务。
三、全心守护、改善福祉,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一)党群共筑民心工程。联合移动公司投入50多万元在幌伞岗村周边山上修建通讯基站并投入使用,彻底解决了幌伞岗村、思贤坑村的通信难题。积极发动党员干部、人大代表、乡贤、互助工作队等力量,成功筹集建设资金300多万元,推动竹园村饮用水工程、横岗村水面桥等30余个民生项目落地。
(二)公共设施日益完善。投入27万元完成蕉麻村委石头洞村村道硬底化工程,新建U743线幌伞岗村至滑石坑村路面工程(一期)2.7公里,有效改善群众的出行条件。投入5万元建设大塘村委大塘村停车场工程,全力打造整洁、规范、有序的停车秩序。完成大塘村委大塘村河边碧道和议事亭项目,为群众提供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等多样化服务。
(三)精心呵护“一老一少”。以民情日志“一线六民”工作法为抓手,对70岁以上老人实行每周一探访,今年以来共入户走访2000多人次。持续擦亮“关爱一老一少”品牌项目,做优做实义诊、义剪、校园专线车等特色服务,以“行动力度”提升“民生温度”。依托合河居家养老服务站,不断扩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让更多老年人实现在家门口幸福“享老”。
四、全面融合、赋能治理,美好家园更有保障
(一)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依据“规模适当、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职责明确”的原则,将镇、村(社区)、村(居)小组划分大中小三级网格,全镇共划分中网格5个、小网格27个、成立网格党小组36个,确保覆盖至农村治理的“神经末梢”。深入推进“1+6+N”工作体系建设,落实党建引领“多网合一”工作部署,累计开展民生服务72次,走访特殊群体447人次,收集社情民意1167条,共排查调处127起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100%。
(二)法治建设深入推进。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活动,全镇无发现涉恶刑事案件,无发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深入推进吸毒人员“平安关爱”行动,切实做好吸毒人员服务管理和关爱帮扶,被云浮市禁毒委员会评为“云浮市无毒示范镇街”,全镇下辖所有村居全部成功创建无毒村居。扎实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成功劝阻了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
(三)安全底线坚决守牢。持续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工作,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排查,确保各类风险隐患得到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置,全年共走访5条行政村、27个网格、658户、3291人,走访人口覆盖率100%。全面排查烟花爆竹、消防安全、城镇燃气、森林防火、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五、忠诚履职、担当作为,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一)政治建设持续加强。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全年开展“书记讲堂”“党课开讲啦”等学习活动46场次,下沉联系点党组织讲授党课32场次,覆盖党员群众3000人次。
(二)依法行政持续提升。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三重一大”事项全部经集体会议决策。自觉接受镇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社会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建议办理答复率达100%。坚持把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权、钱、人、事”等事项公开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及时、全面、准确地公开相关信息,2024年主动公开政务信息120条。
(三)作风建设慎始如终。深入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推动全镇干部下沉一线、服务群众,营造“干部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工作氛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加强预算管理,压缩“三公”经费支出,严格执行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相关支出标准,持续建设节约型政府。
与此同时,武装、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退役军人服务、档案、司法等工作都实现新发展。
各位代表!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在2024年所取得的成绩,是全镇干部职工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委带领下锐意进取、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政府,向全镇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大江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产业发展层次不高,一二三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产业结构不优的问题还未有效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公共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少数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服务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25年工作设想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我们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顺势而谋、应势而动、乘势而上,咬定目标不放松,真抓实干求突破,用发展实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今年全镇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365”竞标争先体系和县委“135”发展战略、“138”具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立足“高山平湖·诗画大江”的发展定位,团结带领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主动担当、真抓实干,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大江新篇章而不懈努力,为新兴“加快打造融湾先行示范县、奋进全国百强县,全力争当云浮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作出大江贡献、彰显大江担当!
一、聚力产业兴农、强村富民,增添镇域经济发展动力
(一)精准抓好招商引资。坚持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不动摇,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主引擎”,积极调动全镇招商引资积极性,形成全镇招商“一盘棋”。加深与珠三角等地区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对接合作,引导更多优秀企业、优质项目落户大江。树牢“项目为王”理念,主动靠前做好企业服务,聚焦重要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堵点、痛点、难点精准施策,加快推动南药种植基地、饮用水加工厂等项目投产达效。
(二)深耕发展特色产业。坚持把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作为优化农业结构、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动力引擎,围绕“一粒豆一条鱼一湖水三棵树”特色产业矩阵,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为主导思路,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动油茶、青梅、肉桂等特色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依托合河供销社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产品展厅,持续擦亮“大江优品汇”区域品牌,有效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全面推动油茶、南药、经济林果等林业产业发展。
(三)拓宽富民增收渠道。按照“党建引领、资源盘活、产业推动、共同富裕”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联农带农作用,强化镇村联合、村村共建,通过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等措施,持续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力争到2025年底全镇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积极培育电商、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强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二、聚力精细管理、内外兼修,激发美丽镇村活力
(一)干群合力为绿充“植”。认真落实党建引领乡村绿化工作,将梭郎村委水井桦村打造成绿美生态示范村,为建设特色鲜明、亮点纷呈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经验。大力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干、社会力量齐参与,充分利用“四旁”“五边”以及农房前屋后院、闲置地、拆违地、边角地等空闲区域,因地制宜打造“小生态板块”,培育新一批“美丽庭院”,推动乡村因绿而“美”、因绿而“富”。结合深入开展“四个万家”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和“三联系”“双报到”等工作机制,统筹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乡贤等各方力量,通过抚育管护、认种认养、捐资捐物、志愿服务等方式,共同建设绿树成荫的生态宜居绿美乡村。
(二)优化提升人居环境。大力推进道路硬化、绿化亮化、雨污管网等项目建设,持续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推动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环境双提升。联动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推动S274省道沿线环境风貌管控提升。巩固提升“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成果,扎实做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回收处理“三件要事”,聚焦主次干道、村道、房前屋后等区域,常态化精细化做好卫生整治和道路管养,营造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
(三)全面深化农文旅融合。紧抓新兴县打造“梅花谷”机遇,因地制宜发展民宿、农家乐、果蔬采摘等特色项目,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走好“以农强基、以文提质、以旅赋彩”的“农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立足“高山平湖·诗画大江”乡村振兴风貌带,继续举办好梅花旅游季暨农文旅产业发展大会分会场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大江吃住玩乐购。坚持以文塑旅、以农活旅,深度挖掘运用大江镇红色基因内涵,系统打造以合河水库党员教育基地为主线的精品旅游路线。
三、聚力民生实事、安全稳定,持续提升民生福祉
(一)兜牢兜实民生保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补齐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大江卫生院异地重建。全面落实各类惠民帮扶政策,重点关注低保、特困供养户、残疾人等群体,着力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认真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的关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完善“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多网合一”信息化平台、“四标四实”体系等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涉未成年人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全力做好新时期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强化社会治安、信访维稳等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及时把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抓实抓细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紧盯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森林防火、城镇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常态化做好安全生产检查及隐患整改,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强化应急物资储备保障,扎实开展防火、防汛、极端天气等应急演练,切实提高抢险救援、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全镇大局和谐有序。
四、聚力转变职能、优化服务,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及省市县决策部署,抓好县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
(二)锤炼过硬工作作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完善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工作机制,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聚焦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切实把心思用在加快发展上、把精力投入到末端落实上,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三)推进廉洁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强化财政资金、自然资源、工程建设、民生支出等重点领域监管,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有限资源和财力更多用在改善民生上。
各位代表!行动胜于空谈,落实方显真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坚定信心决心,鼓足拼劲干劲,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奋力推进大江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