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我们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顺势而谋、应势而动、乘势而上,咬定目标不放松,真抓实干求突破,用发展实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今年全镇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365”竞标争先体系和县委“135”发展战略、“138”具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立足“高山平湖·诗画大江”的发展定位,团结带领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主动担当、真抓实干,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大江新篇章而不懈努力,为新兴“加快打造融湾先行示范县、奋进全国百强县,全力争当云浮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作出大江贡献、彰显大江担当!
一、聚力产业兴农、强村富民,增添镇域经济发展动力
(一)精准抓好招商引资。坚持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不动摇,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主引擎”,积极调动全镇招商引资积极性,形成全镇招商“一盘棋”。加深与珠三角等地区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对接合作,引导更多优秀企业、优质项目落户大江。树牢“项目为王”理念,主动靠前做好企业服务,聚焦重要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堵点、痛点、难点精准施策,加快推动南药种植基地、饮用水加工厂等项目投产达效。
(二)深耕发展特色产业。坚持把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作为优化农业结构、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动力引擎,围绕“一粒豆一条鱼一湖水三棵树”特色产业矩阵,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为主导思路,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动油茶、青梅、肉桂等特色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依托合河供销社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产品展厅,持续擦亮“大江优品汇”区域品牌,有效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全面推动油茶、南药、经济林果等林业产业发展。
(三)拓宽富民增收渠道。按照“党建引领、资源盘活、产业推动、共同富裕”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联农带农作用,强化镇村联合、村村共建,通过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等措施,持续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力争到2025年底全镇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积极培育电商、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强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二、聚力精细管理、内外兼修,激发美丽镇村活力
(一)干群合力为绿充“植”。认真落实党建引领乡村绿化工作,将梭郎村委水井桦村打造成绿美生态示范村,为建设特色鲜明、亮点纷呈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经验。大力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干、社会力量齐参与,充分利用“四旁”“五边”以及农房前屋后院、闲置地、拆违地、边角地等空闲区域,因地制宜打造“小生态板块”,培育新一批“美丽庭院”,推动乡村因绿而“美”、因绿而“富”。结合深入开展“四个万家”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和“三联系”“双报到”等工作机制,统筹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乡贤等各方力量,通过抚育管护、认种认养、捐资捐物、志愿服务等方式,共同建设绿树成荫的生态宜居绿美乡村。
(二)优化提升人居环境。大力推进道路硬化、绿化亮化、雨污管网等项目建设,持续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推动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环境双提升。联动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推动S274省道沿线环境风貌管控提升。巩固提升“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成果,扎实做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回收处理“三件要事”,聚焦主次干道、村道、房前屋后等区域,常态化精细化做好卫生整治和道路管养,营造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
(三)全面深化农文旅融合。紧抓新兴县打造“梅花谷”机遇,因地制宜发展民宿、农家乐、果蔬采摘等特色项目,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走好“以农强基、以文提质、以旅赋彩”的“农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立足“高山平湖·诗画大江”乡村振兴风貌带,继续举办好梅花旅游季暨农文旅产业发展大会分会场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大江吃住玩乐购。坚持以文塑旅、以农活旅,深度挖掘运用大江镇红色基因内涵,系统打造以合河水库党员教育基地为主线的精品旅游路线。
三、聚力民生实事、安全稳定,持续提升民生福祉
(一)兜牢兜实民生保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补齐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大江卫生院异地重建。全面落实各类惠民帮扶政策,重点关注低保、特困供养户、残疾人等群体,着力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认真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的关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完善“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多网合一”信息化平台、“四标四实”体系等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涉未成年人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全力做好新时期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强化社会治安、信访维稳等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及时把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抓实抓细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紧盯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森林防火、城镇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常态化做好安全生产检查及隐患整改,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强化应急物资储备保障,扎实开展防火、防汛、极端天气等应急演练,切实提高抢险救援、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全镇大局和谐有序。
四、聚力转变职能、优化服务,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及省市县决策部署,抓好县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
(二)锤炼过硬工作作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完善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工作机制,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聚焦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切实把心思用在加快发展上、把精力投入到末端落实上,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三)推进廉洁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强化财政资金、自然资源、工程建设、民生支出等重点领域监管,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有限资源和财力更多用在改善民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