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是农业发展之基、农民安身之本。今年以来,里洞镇严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的工作部署,坚持把撂荒耕地整治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内容来抓。采取多种措施,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和企业进行复耕复种,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防止“非农化”,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里洞镇乡村振兴工作高质量发展,目前里洞镇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
里洞镇党委高度重视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迅速组织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里洞镇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要求以村(居)委为整治单位,各村成立以驻村领导为组长、村(居)委支书为副组长、各镇村干部为成员的工作推进组,各驻村领导要亲自挂帅,深入一线,靠前指挥,镇村两级干部上下联动,紧密配合做好辖区内撂荒耕地摸排登记、整治、复耕等各项工作。同时要求各干部职工、村(居)委干部要提高思想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充分认识发展农业生产,遏制耕地撂荒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切实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确保工作取得成效。
二、多措并举,稳步推进复耕复种工作有序进行
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里洞镇主动作为,精准施策,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推动辖区内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稳步有序进行
(一)积极宣传引导,增强群众认知
各村(居)委通过播放宣传音频、悬挂宣传横幅、微信群等方式,大力宣传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工作推进组深入到农户家中、田间地头派发宣传单张,或以与农户闲聊的方式开展宣传工作;同时发动志愿者、人大代表等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撂荒耕地工作复耕复种的宣传工作中,做到“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推进到哪里、政策宣传就跟进到哪里”。今年以来,里洞镇共发放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和各种惠农政策宣传单张1500余张,动员各方人员力量达2000余人次,切实提高广大群众节约耕地、保护耕地的意识。
(二)登记摸排,精准施策
以村(居)委为单位,建立撂荒耕地核查整治台账表,详细记录耕地的位置、面积、类型、撂荒原因、时间、权属状态。经前期摸排调研,里洞镇全境撂荒耕地块有16个,共348.8亩,大多数为农田,因水利设施失修,道路交通不便,经济效益差等原因撂荒。镇政府根据不同撂荒耕地状况,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一是修缮水利设施,疏浚河道,修整道路,解决耕种不便的难题;二是引导农民自行复种,严格执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对符合政策的农户进行补贴,增加农户经济收益,提高农户耕种积极性;三是推进耕地流转,鼓励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依法流转撂荒耕地开展适度规模经营,例如里洞镇里洞社区户冲村把村内撂荒耕地流转给新兴县油米之家种植有限公司、新兴县源赋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成里洞镇森林公园有机蔬菜种植场,既能保护耕地,提高耕地利用率,又能为农户增收致富。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里洞镇撂荒耕地得到有效整治,目前9个撂荒耕地块已完成了复耕复种工作,复耕作物有水稻、芋头、花卉和南药等,复耕面积共203.37亩。
(三)强化监测,防止耕地再次抛荒
以撂荒耕地核查整治台账表为依据,镇农业部门加强对已复耕复种土地监测,防止耕地再次抛荒,组织农技专家定期实地走访调研耕地状况,帮助农户解决生产生活遇到的难题,及时指导农户科学耕种,向农户宣传国家助农惠农政策。下一步,里洞镇将会继续加强监测,确保复耕土地持续耕作。
目前,里洞镇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解决耕地撂荒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接下来要里洞镇将持续巩固好前期的撂荒耕地整治工作成效,认真总结经验做法,加强对耕地撂荒复耕动态情况监测,完善耕地管养机制。同时持续加强全镇耕地管理和保护,提高耕地利用率,让农村“沉睡的土地”活起来,为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