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祖镇塔脚村,连绵成片的荔枝树枝繁叶茂、长势喜人、自然成景,年年有花期,年年挂硕果,已然成为村集体及群众致富的“摇钱树”,广东省乡土专家叶雷飞为此下了不少功夫。他既是“土专家”,也是该村党总支书记,带领村“两委”干部和党员代表组成了专业种植香荔的“土班子”团队,接续探索“香荔+”特色发展模式,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使塔脚村成为六祖镇及周边地区的特色产业村。
带头做,模式引领产业转型
“开始种植新兴香荔时是很艰难的,自己不懂品种更不懂技术。”正在修剪荔枝树的叶雷飞回忆起自己从事荔枝种植业30年走过的路,百感交集。
早年,由于受到种植技术、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新兴香荔收成存在“大小年”与低产的情况,荔农种植积极性不高,新兴香荔产业发展并不理想,规模呈缩小的趋势。2018年,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新兴香荔开始进行品种改良。叶雷飞紧握良机,牵头成立了新兴县新荔种植专业合作社,并通过深入田间地头、线上信息交流、集中学习等方式开展新兴香荔种植专题宣讲、种养技能培训班等,推广新兴香荔种植,不断提高荔农种植积极性,擦亮新兴香荔品牌,做好产业发展的引路人。截至目前,新荔专业种植合作社作为龙头企业,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植生产模式,与多个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战略合作,建立了石塘、香灯岗、龙潭湖、大坪岗四个香荔种植基地,辐射带动六祖镇集西村、三坪村、留村等有种植历史习惯的村逐年扩大种植规模,从原来的1千亩发展到如今的3万亩,产值超亿元。
筑平台,技术支撑产业壮大
为掌握前沿农业经营管理和种植技术,新荔专业种植合作社在成立之初便与华南农业大学园艺院达成技术合作。叶雷飞积极参与培训技能学习,广交同好,学用结合,在摸索实践和交流沟通中,不断提升种植技能,并着力搭建荔农学习平台,做好社员“传帮带”。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合作社基地为培训阵地,为国家、省、市、县级专家提供技术讲台,每年至少为50人提供荔枝种植技术培训,扎扎实实为六祖镇乃至新兴县的荔农传道、授业、解惑。
得益于专家团队的指导,合作社克服了荔枝“大小年”产量不稳定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香荔的品质。同时,针对荔枝保鲜难题,叶雷飞不断改良保鲜技术,使处理过的荔枝在低温库保鲜时间达到20天,打破了荔枝存储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为新兴香荔“走出去”打下良好基础。2021年至2024年,新兴香荔远销北美、加拿大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新荔合作社共出口优质荔枝6吨,国内销售荔枝160多吨,基本实现稳产稳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