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11445321007177714X/2022-00162
云浮市新兴县天堂镇人民政府
2022-07-20
【走进天堂镇看农业⑤】生财有“稻”,让百姓“米袋子”变为农业发展“牛鼻子”
2022-07-20

【走进天堂镇看农业⑤】生财有“稻”,让百姓“米袋子”变为农业发展“牛鼻子”

发布日期:2022-07-20  浏览次数:-

  倘若问到天堂人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什么,人们会说:“吃了吗”。而倘若问到天堂镇有什么特色农产品,天堂小镇3A级景区工作人员会脱口而出:“丝苗米啊!”

  从日常攀谈的这些话中不难发现,丰衣足食一直是人民最朴素、最生动的愿望。在新时代的今天,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天堂镇稻米产业的发展,“稻花香里听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诗情画意,也早已不是梦。

微信图片_20220720152027.jpg微信图片_20220720152036.jpg

  藏粮于地,下好镇域大棋,让“稻米品牌”风吹名远

  “米袋子”水稻种植的农业生产活动在天堂镇由来已久,由于地处南亚热带地区,常年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天堂镇与丝苗米种植早早结下了深厚的渊源。

  作为新兴县农业大镇,天堂镇一直以来把稻米产业作为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以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全省最大的紫稻基地和高端稻米示范基地为目标,以“特色紫米产业”为亮点,通过集成政策、集聚要素、集合功能、集中资金,天堂镇打造了“新兴紫米”、“新兴丝苗米”等一系列区域特色品牌,培育了“新兴微丰”、“五谷丰”、“耕田翁”等一批具有特色的可追溯的稻米产业农业品牌,按照生产、加工、物流、营销、研发、旅游、服务等全产业链条布局思路,规划形成了“一带一心六区十基地”的稻米农业空间布局。

  2019年,天堂镇承担实施了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丝苗米、新兴紫米)。随后的2020年,新兴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丝苗米产业园在天堂落地。随着镇稻米产业体系的完善步伐加快,以特色紫米为引领,以加快三产融合发展为核心,重抓产业提质增效,带动丝苗米产业“生产研发+加工冷藏+品牌营销+禅农融合”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打造“粤优新兴特色紫米高效创新引领区、融湾区农禅旅深度融合开发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帮扶模式创新探索区”的总体战略,成为天堂镇新时代下融湾发展的新路子。

  举一纲而万目张,落一子而满盘活。天堂镇依托于稻米产业的发展,以规划先行实现全产业链建设加快。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绿色生产基地逐渐建成,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快速发展,仓储物流体系投入建设,稻米关联产业基地、营销物流基地等配套设施依次落成,稻米关联区域品牌、产品品牌逐步打响。2021年,全镇全年稻米种植面积3.26万亩,稻米年产量1.49万吨,产值(含稻米加工业)3.05亿元。其中,“新兴微丰紫米”已成为省内知名特色农产品,盛销珠三角地区。2022年3月春耕以来,第一昼已种植稻米约2.5万亩,至今产量约1万吨,第二昼计划7月上旬开始种植。

微信图片_20220720151956.jpg

  藏粮于技,激活内生活力,让“科技兴农”落地开花

  雨生百谷,科技兴农,稻米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科技的“滋润”。天堂镇经过长期以来精心经营的品牌建设与特色农业培育,镇内聚集稻米产业新型经营主体20多家,其中稻米产业相关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家、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家,有“新兴微丰”、“五谷丰”、“天堂镇下”等10多个商标、5项发明专利。

  科技创造价值,创新赋能农业。天堂镇稻米产业龙头企业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科技兴农”和“粮食高产创建”。依托于科研高校院所技术团队的技术力量,天堂镇稻米产业龙头企业在稻米种植和加工、科技研发、技术服务、成果转化及人才培养等领域不断深入探索,让云浮市新兴微丰紫米研究院、紫稻稳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一种富含花色苷紫米酒的护色方法”、“一种同时富含GABA和花色苷的发芽紫糙米及其制备方法”、广东华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水稻种植示范基地、新兴县五谷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8项全国领先技术成果实现“落地开花”,把全镇的稻米良种覆盖率提高至98%以上,优质稻比例提高至90%以上,主推技术推广应用率提高至95%以上,稻米标准化种植面积提高至主导产业规模的65%,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94.5%,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85%,化肥利用率50%,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各项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时间回到今年3月,正是春分时节,万象“耕”新,在云浮市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上,一声声机械轰鸣回荡山峦之间,各种农机在田垄间来回穿梭的繁忙景象成为天堂镇春耕备耕这一节点上的迤逦风景。“有了这些机器,一亩地半小时就能插完,又快又省力。”五谷丰合作社社员温少龙介绍到。机械化生产,在天堂镇已经见怪不怪,为护好“米袋子”,天堂镇全方位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加强农机技术培训,促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目前,该镇粮食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以上,其中机耕水平达95%以上,机收水平达80%以上,机插水平达35%以上,综合机耕率达到78%,粮食生产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微信图片_20220720152040.jpg

  联农带农,融合农旅资源,让“人间天堂”照进现实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稻米产业加大步伐向前发展的同时,天堂镇不忘“农民老乡”,积极推出《新兴县天堂镇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奖补试点工作方案(试行)》等一系列联农带农政策,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以龙头带动统一加工,统一回收,统一销售,鼓励、引导农户、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合作社、入社务工、自种稻米等途径参与产业发展,扶持了一批管理规范、运营良好、联农带农能力强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打造了一批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纽带、以农户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021年,天堂镇全镇稻米种植面积3.26万亩,稻米产业从事农户数5805户,占比达65%;加入产业主体农户数为2360户,占全镇农户总数的19%;公司与产业联合体、农户合作共建基地面积达4500亩,合作种植面积达1.2万亩,产业带动农户3306户,就业岗位100多个,带动农户增收效应十分明显,已在当地掀起种植发展特色产业的热潮。

  稻浪翻涌、产业兴旺之外,青山也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乡村环境一直是天堂镇高度重视的民生工程。近年来,天堂镇积极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以建设“紫色天堂”为主线,系统谋划乡村精品旅游线路,结合稻米、紫稻等特色农业,形成紫色农旅观光路线,将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融入到“全域旅游”中去。通过举办稻米产业节、丰收节等活动,积极推动文化、旅游、生态等产业融合发展,在助推农业提质增效,带动乡村振兴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同时,充分调动各自的积极因素及有利资源,形成了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联合体,既富了农民,又美了乡村,把天堂镇建设成为幸福美丽生态宜居。

微信图片_2022072015203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