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8日在新兴县太平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新兴县太平镇人民政府镇长 梁维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同时,也请列席大会的同志提出意见建议。
2023年以来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太平镇聚力大项目、推进大发展的关键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县委赋予我镇“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示范镇”目标定位,攻坚克难、承压奋进,全镇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足、底气更足、成色更足。
2023年,全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7804万元;完成500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31亿元;实现税收收入4451万元,同比增长125.14%;实现财政收入1700.06万元,同比增长67.16%。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
一年来,我们聚力强产兴业,发展能级跨上新台阶。一是重点项目持续提速。健全重点项目分级管理和领导班子挂钩责任机制。通过“5+2”“白+黑”,推进云浮水源山抽水蓄能电站和广湛高铁两个重大项目完成征地2839.05亩,涉及6个行政村、49个村民小组,实现两大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在前期加快重点项目攻坚取得成效后,2023年6月,新兴县人民政府与广东省能源集团再次携手,签订框架协议,总投资约80亿元的平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再次落户太平。二是农业生产持续提优。认真落实“田长制”,聚力推动公路两旁可视范围内具备条件的撂荒耕地197.4亩完成复耕复种。清淤农田灌渠207km、河道5.4km,夯实农业生产、防汛抗旱基础。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47万亩,同比增长5.5%,实现新高。做大做强茶叶、蓝莓等“一村一品”产业,延伸“土特产”产业链。2023年,象窝茶场精制茶产量72.3吨,同比增长38%。马山蓝莓基地今年预计可达产2000斤/亩。三是农旅融合持续提质。深入推进“红星闪耀·富美太平”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串联沿线农、文、旅特色,做好提质升级,推动投资2500万元的象窝山生态园索道项目完成建设。隆重举办“迎蓝而上·共创莓好”第一届蓝莓丰收节,承办梅花旅游节。2023年,太平镇获评广东省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示范镇,入选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强镇。
一年来,我们聚力政企协作,营商环境得到新优化。一是抓改革创新。着力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承接县级下放行政管理权限151项、执法权限256项,落实“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机制,实现一窗办理、高效快办。2023年,通过镇、村级“粤智助”平台为群众、企业办理业务16340项,通过“粤商通”APP和微信小程序“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新注册市场主体132户。二是抓招商引资。深化“一把手招商”“乡贤招商”“以商招商”工作机制,在镇党委带领下,先后到广州、佛山企业、高校实地考察,开展招商引资活动。2023年,引进了投资1.2亿元的禅域小镇中医康养项目、投资3000万元的大唐苏园民宿项目、投资6000万元的西水石林桃花乐园项目、投资3800万的悦塘肉鸡养殖项目,规划建设投资3000万元的蓝莓基地二期项目。三是抓要素支撑。积极对接省农科院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共建田间种植技术实验点4个。推动象窝山生态园设立博士工作站1个。深化政银企对接,与新兴农商行结对共建,为镇内企业金融授信1.2亿元。选树培育“头雁”、创业青年、乡贤等7支能人队伍共106人,以人才振兴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一年来,我们聚力城乡建设,美丽乡村绘就新画卷。一是城乡品质进一步优化。坚持“百千万工程”同题共答,全镇19个村(社区)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加强垃圾、厕所、污水治理。深入开展“三线”“六乱”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2023年,太平镇获评云浮市卫生镇荣誉称号。扎实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农房风貌提升,完成河村、社圩358栋农房风貌改造,成功创建全省美丽圩镇示范样板,在云浮市美丽镇村专项竞赛中荣获“优秀”等次。河村、悦塘村入选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建设名单。河村被评为广东省美丽庭院示范村。二是民生建设进一步细化。在省政协办公厅、南方电网的帮扶支持下,成立“乡村振兴互助资金”和“慈善帮扶专项基金”。动员玖龙纸业集团为镇村建设捐款40万元。动员阿斯利康中国公司为太平卫生院捐赠救护车1辆。动员省政协热心人士捐资22.4万元开展“光明行动”,目前已为49名困难群众免费完成白内障手术。通过注册“新兴·太平”商标,推动企业消费帮扶,累计销售产品102196件,共305万元。目前受益困难群众886户,涉及了19个村(社区)和5所学校。该做法入选了广东省2022年“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典型案例。三是农村经济进一步活化。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民”的模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大力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政银企村户”共建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引进了马山蓝莓、悦塘屋顶光伏、西水康养民宿等10余个经济发展项目。截至2023年底,全镇19个村(社区)全部实现年经营性收入超15万元目标。
一年来,我们聚力绿美生态,山水共融彰显新气象。一是厚植绿美底色。纵深推进绿美新兴生态建设,19个村(居)委深入开展乡村绿化行动。截至目前,成立了“百千万工程”互助工作队125支,开展植树活动105场次,种植树苗22869株(含象窝上山门景观路4000株),打造各类主题林50片,打造“四小园”286个。动员乡贤、企业、社会力量筹资捐款折合约74万元。二是写好绿美文章。认真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加强对68座污水处理设施运维,加大对共成水库水源地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监管力度。完善构建“一长两员”森林管护架构。深入推进“幸福河湖,共同缔造”活动,与企业协同做好“河湖认养”护河行动,在县河长制考核中太平镇获评“优秀”等次。完成对全镇7处共13.3亩裸露山体修复。做好对镇内43棵古树名木的动态跟踪与管护。三是激活绿美经济。抓抢云浮水源山抽水蓄能电站和平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机遇,打造大湾区绿色能源供给地,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依托象窝山、水源香雪、蓝莓采摘等绿色生态资源优势,打造“山、水、禅、茶、林、果”融合为一体的农业生态园区。象窝茶园获评省七星级生态茶园(行业引领级,全省一共两家)。
一年来,我们聚力基层治理,幸福指数跃升新高度。一是公共服务更扎实。全年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1031人,完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46287人,参保率达96.39%。用好民情日志“一线六民”工作法,走访民政对象21856人次,收集社情民意2300条,联系服务群众5800余户,解决农村水利建设、房屋修缮、教育医疗、灾后复产等“急难愁盼”事项38项。开展节日民俗传统文化活动8场次,文化惠民志愿服务活动14场次。二是平安建设更有序。慎终如始抓好安全生产,全年开展检(巡)查生产经营单位128家次,开具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157份,排查安全隐患17条,监督整改17条。周密细致抓好“多网合一”,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9件。应用“粤执法”平台行政检查案件178宗,行政处罚4宗。建成了云浮史志驿站、太平镇禁毒主题公园、水浪村警务室等一批文化阵地、宣传阵地。悦塘村获评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三是社会大局更稳定。深入推进基层治理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严厉打击黄赌毒、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行为,统筹推进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房屋安全隐患排查、用火用电、防溺水安全等领域专项整治。全镇社会大局始终保持平安和谐稳定。
一年来,我们聚力改进作风,政府建设展现新形象。一是抓实主题教育。坚持不懈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工作,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同加强政府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实施“百千万工程”结合起来协同推进,推动全镇主题教育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二是抓牢法治建设。强化底线意识、风险意识,依法用权、依规履责、依章办事。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提高依法行政和政务服务水平,2023年镇政府办文效能获云浮市通报表扬。规范运作“12345”市民热线工单办理,2023年以来共办理工单336件,按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维护了政府的良好形象。三是抓严廉政建设。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大力实施作风建设“五大工程”,坚决纠正和反对“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整治不作为、慢作为等“躺平”行为,镇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全年开展作风纪律督查检查24次,全力打造政务规范、政事清明、政风廉洁的良好干事创业环境。
与此同时,工会、团委、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持续增强;双拥、关工委、统计、档案、应急、人力资源、市场监督、双百社工等工作也赢得了上级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肯定;公安、教育、医疗、养老、体育等事业也取得了优异成绩和新的进步。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顶住了经济下行的重重压力,收获了经济社会事业各方面稳步发展的成绩,这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得益于人大代表们的鼎力支持,得益于帮扶单位的倾情付出,更得益于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共同缔造。在此,我代表太平镇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镇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太平镇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思危方能居安,知忧才能克难。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一是发展质效还有差距。全镇经济总量仍然偏小,支撑性大企业偏少。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相对滞后。二是三产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土特产”产业链还不够完善,行政村集体经济整体上还有待提升。乡镇土地碎片化,科学地开展土地整合做的还不够。三是公共服务还有短板。镇村的公共服务供给与县城相比还有差距,教育、医疗、文化等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四是对标“百千万工程”典型示范建设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典型村建设任重道远。对此,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是云浮建市30周年,是县委深入实施“135”发展战略的承上启下之年,更是太平镇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做好全年政府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
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365”竞标争先体系和县委“135”发展战略、“138”具体部署,聚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锚定县委赋予太平镇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示范镇”的目标定位,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以开局就是开干、开干就是开战的信心决心,以新担当、新作为、新成效助力新兴加快打造“融湾先行示范县”、奋进“全国百强县”,全力争当云浮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完成好今年工作,重点要锚定目标、干在实处。我们要聚焦“五个一”,在统筹中加强,在加强中统筹,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一是以“百千万工程”为第一抓手,真抓实干、大干快干,推动“头号工程”在太平镇体现新变化、取得新成效。切实增强以“头号力度”推动“头号工程”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持续掀起真抓实干、大干快干热潮。重点聚焦五个方面工作:一是聚焦全局统筹,健全完善“百千万工程”组织、领导、指挥体系;二是聚焦产业发展,推进三产融合,延伸“土特产”产业链;三是聚焦人居环境建设,答好环境整治、风貌管控、美丽圩镇、绿化美化四道题;四是聚焦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五是聚焦社会力量参与,探索“百千万工程”全民共建、全民共治、全民共享新模式。
二是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抢抓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机遇,在融湾先行上走在前做表率。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持续抓实“项目引建年”,继续高效推进水源山抽水蓄能电站和广湛高铁项目攻坚突破,全力做好征地拆迁、服务保障、移民安置等工作。积极谋划推进新兴县三环路及广湛高铁新兴南站至高恩高速通深中通道快速路、太平(象窝)生态旅游公路建设,打造云浮市连接大湾区的“太平枢纽”。持续做好“一村一品”和“农文旅”融合文章,推动蓝莓基地二期(3000万)、禅域小镇中医康养(1.2亿)、大唐苏园民宿(3000万)、西水石林桃花乐园(6000万)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为县、镇高质量发展积势蓄能。
三是以绿美生态建设为第一责任,发挥生态优势,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大共成水库一级水源地保护区监管力度。纵深推进绿美广东、绿美云浮、绿美新兴生态建设,认真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等工作。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深入落实党建引领乡村绿化,大力实施绿美乡村建设,积极推进镇企共建X483花海景观带及禅茶文化走廊,打造绿美乡村示范样板。持续推进“红星闪耀·富美太平”乡村振兴示范带提质建设,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做大做强茶叶、蓝莓等特色农业,延伸“土特产”产业链;串联美丽产业、美丽河湖、美丽圩镇、美丽乡村、美丽景区,推动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四是以环境整治为第一切口,以典型村建设引领“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太平样板”。一是强化重点整治,持续加强农村“三大革命”治理,让农村更加洁化、绿化、美化。持续开展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强化圩镇秩序管控和“三线”“六乱”整治,巩固重点区域环境整治成效。深入推进“幸福河湖,共同缔造”,与企业协同做好“河湖认养”护河行动。二是强化典型村建设,对照“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任务要求,以绣花功夫推进省、市典型村建设,在做精、抓细、建美上下功夫,以“小切口”推动农村风貌大提升,不断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三是坚持“同题共答”,充分发挥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领头雁”的作用,加大“百千万工程”政策宣传力度,突出党政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汇聚企业、乡贤、社会能人、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
五是以民生实事和安全稳定为第一牵挂,兜牢兜实最基本保障与底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用好党建引领“多网合一”、“四下基层”、民情日志“一线六民”等工作法,用心用情解决民生“急难愁盼”问题。聚力社会参与,用好驻镇帮扶政策和已成立的“乡村振兴互助资金”“慈善帮扶专项基金”,助推镇内教育、医疗、养老事业不断进步。深化政银企对接,引导更多社会企业和资金参与到太平镇各项建设中来。深入推进“平安太平”建设,持续推进基层治理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走深走实,抓好防风防汛、森林防火、道路交通、城乡燃气安全等重点领域治理与监管。用好行政执法权力,不遗余力抓好耕地保护、粮食安全、林木保护等工作,切实守好红线底线。落实社会维稳和安全生产责任,重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持续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为太平镇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各位代表、同志们!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辉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面掀起真抓实干、大干快干新热潮,奋力开创太平镇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云浮建市3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