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太平镇锚定县委赋予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示范镇”的目标定位,起而行之、争先进位,加力提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将主要工作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情况
1-12月,全镇地方生产总值预计22.98亿元,同比预计增长2.6%;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5亿元,同比增长6.39%;完成500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37亿元;实现税收收入5654万元,同比增长27.03%;实现财政收入2014万元,同比增长19.45%,完成年度任务132.3%。
一是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更足。完成水源山抽水蓄能电站、广湛高铁、新兴南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3400亩征地工作,攻坚完成竹林村、桐根村房屋征收拆迁,有序推进东坑村移民安置工作,全面夯实发展新动能。投资约5亿元的新兴风电场升级改造项目已完成省核定,现正报市核准,计划年内开工建设。在2023年度云浮市镇域经济发展考核评价中,太平镇获评“优秀”等次。
二是城镇承载力和吸引力显著提升。聚焦典型村培育和“三带”建设,全力以赴答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四道题,开展美丽圩镇建设、农房风貌提升、人居环境整治、乡村绿化美化等活动8600余场次,选树“美丽庭院”164户,建成“四小园”293个,新栽种苗木超2.3万株,完成农房风貌提升251栋(全镇共完成646栋),提升公路沿线农房风貌20公里。广东卫视《跟着国乐去旅行》节目组先后到悦塘、河村和象窝山生态园取景拍摄并圆满首播,长达20分钟时长呈现太平镇农文旅特色景观,大大提升了太平镇农文旅品牌的知名度。
三是和美乡村建设展现宜居宜业新风尚。2024年,蓝莓产量11万斤、象窝精制茶产量超15万斤、青梅种植面积超2万亩,逐步形成“百亩果园、千亩茶园、万亩梅园、万千田园”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扶持发展农家乐、民宿、农庄体验等旅游项目,吸引游客超过150万人次。在2023年度云浮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中,太平镇获评“优秀”等次。在2024年“绿美新兴大擂台”演讲活动中,太平镇获评二等奖,成功打造绿美乡村“大桥样板”。“象窝茶”成为全市首个通过“湾区认证”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四是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坚持党建引领,用好用活帮扶建筑企业、行业商会、乡贤理事会等社会力量,推动中心小学扩容提质、开展奖学奖教活动,统筹资金约300万元对镇内路灯、居家养老中心、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改造。用好驻镇帮扶力量,推动太平镇卫生院与省第二人民医院结对共建,推动全市首个茶产业博士工作站在太平镇设立。深入推进基层治理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严厉打击黄赌毒、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行为,统筹推进防风防汛、森林防灭火、房屋安全隐患排查、用火用电、防溺水安全等领域专项整治,确保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二、存在问题
一是发展质效还有差距。全镇经济总量仍然偏小,支撑性大企业、大项目偏少。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相对滞后。乡镇土地碎片化,科学地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做的还不够。
二是产村融合有待深化。产业链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不够全面,产业带动不够强,“政银企村”共建家庭农场建设进度仍需加快。
三是公共服务还有短板。镇村的公共服务供给与县城相比还有差距,教育、医疗、文化等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山区村的道路、供水质量还有差距。
四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仍需深入实施。环境整治还不够彻底、典型村建设有待深化、圩镇管理有待加强、绿化美化有待提升、宣传发动的新思路新法子还不够多、群众参与积极性有待调动,互助工作队的示范引领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三、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太平镇将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委、市委、县委全会精神,紧扣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365”竞标争先体系,围绕县委“135”发展战略和“138”具体部署要求,锐意进取、奋楫笃行,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加快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新兴新篇章作出太平贡献。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着力提升经济实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
持续抓好抽水蓄能和广湛高铁两大重点项目建设,加强镇企合作、村企共建、服务保障,积极解决项目建设前的用地租地、线路迁改,做好全过程对企服务。抢抓两大重点项目建设的历史机遇,谋划发展以“TOD模式(推进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土地开发模式)”为抓手的高铁经济、以“绿电银行(抽水蓄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为抓手的绿色经济,同时统筹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林下经济、庭院经济、民宿经济发展,全面激活镇域发展新动能。
(二)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强高质量发展支撑。
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功能定位等,发展镇域富民兴村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蓝莓、茶叶、凉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休闲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持续抓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平台建设和农产品销售流通体系建设,加快把农业建设成现代化大产业。着力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康养类产业,推动象窝茶文化产业基地二期、水源山风电改造、禅域小镇中医康养、西水石林桃花乐园等一批项目落地。
(三)着力畅通内外循环,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抓好招商引资,坚持“以商招商、以情招商、产业链招商、特色招商”,优化招商服务,建立健全项目招商咨询体系,进一步加大珠三角区域产业承接力度。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加快推进新兴县三环路及广湛高铁新兴南站至高恩高速通深中通道快速路、太平(象窝)生态旅游公路建设,打造云浮市连接大湾区的“太平枢纽”,进一步畅通太平镇作为新兴“南大门”对外链接的交通动脉。
(四)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推动幼有所育向幼有善育、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劳有所得向劳有多得、病有所医向病有良医、老有所养向老有颐养、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弱有所扶向弱有众扶“七大转变”,落实好公共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社会服务、公共文化体育、优抚安置、残疾人服务等领域各项惠民补助政策和促进就业创业政策。
(五)着力加强平安建设,筑牢高质量发展防线。
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健全网格运行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加大新型网络犯罪打防攻坚力度,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络。深入抓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持续强化交通、矿山、危化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
新兴县太平镇人民政府
2025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