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是播种希望和收获美好的时节。走进位于广东云浮市新兴县新城镇庞村的新城镇鱼苗孵化产业园,可以看到,产业园标粗区里,一排排长4米、宽2米的水池整齐排列,鱼池内按大小分池饲养的鱼苗,有的如芝麻粒般大小成群游动,有的已长到1、2厘米长,活蹦乱跳,生机勃勃,一派兴旺的景象。
在产业园里,来自新城镇布荣村的养殖户关伟洛正忙着管理鱼池,去年12月,他在产业园里承包了300口鱼池,至今已经销售了10批共约800万尾生鱼苗,收入近200万元。望着标粗区鱼池里密密麻麻、欢快游动的生鱼苗,关伟洛高兴地说:“前天又有佛山客户预定了60万尾鱼苗,5天后就可以出售这批鱼苗。”据了解,目前该产业园已引进30多户像关伟洛那样的合作养殖户。
新城镇鱼苗孵化产业园是新城镇响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着力破解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平衡的生动实践。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新城镇牢固树立系统观念,锚定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个主攻方向,不断提高城乡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同时,进一步做大做强传统鱼苗孵化产业,通过多次“融湾入海”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引进6300多万元湾区资金投资建设新城镇鱼苗孵化产业园,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联结机制,把企业、养殖户培养成鱼苗产业链上的“合伙人”,推动鱼苗孵化产业由过去的小、散、弱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形成地方优质特色品牌产业,养殖户的“鱼饭碗”端得更稳了。
据了解,新城镇的鱼苗孵化养殖产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主要集中在布龙村、坡边村、三挺村等城乡接合部,主打“南方杂交长江大口鲶”,以家庭养殖为主。是全国产量规模最大的胡子鲶(土塘鲺)育苗孵化基地,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据不完全统计,全镇共有鱼苗场300多家,从业者近2000人。
近年来,由于市场变化及地方因素,新城镇鱼苗孵化养殖经营出现分散粗放等问题,导致产业发展停滞不前。
新城镇党委书记廖国星知悉情况后,主动领题破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带领镇相关党员干部下沉到一线调研,决定将分散的鱼苗场集约统一管理,建成现代化鱼苗孵化产业园,推动传统养殖向种苗繁育推广一体化现代产业模式转型。
为此,新城镇积极引进新兴县恒强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建设全市首个现代农业(水产)产业园,致力打造全国首个产业园级生鱼育苗孵化基地。项目是新城镇打造“彩云之上 美丽新城”乡村振兴示范带系列项目之一。一期占地面积约160亩,位置紧邻粤港澳大湾区,以鱼苗孵化(育种)为主导产业,主导产品包括生鱼、塘鲺、鲈鱼、桂花等优质淡水鱼鱼苗。园区划分为鱼苗标粗区、亲鱼培育区、孵化区、绿化区、污水处理区、党建办公室、科普展厅等。项目投入运营后全镇鱼苗年产值预计将达到3亿多元,年孵化鱼苗产量达20亿多尾,户均产量增加约30%,带动就业100余人,进一步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上下游水产养殖户增收致富。并且,吸引水产养殖、预制菜等企业在周边落户,从而在当地形成集鱼苗孵化、技术自主研发、饲料供给、流通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让“一条鱼的故事”更具有活力和吸引力。
恒强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作为新城镇鱼苗孵化产业园的实施企业。公司负责人梁凯杰是个年轻小伙子,他出生于新城镇布荣村,今年28岁,2018年他在广东财经大学毕业后,选择回村创业。如今,梁凯杰挑起了产业园发展的“大梁”,心中有了更大的理想,他说:“我们将现代科技和工业化管理理念引入水产养殖,将养殖户传统粗放型养殖方式转向质量效益型,工业化集约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养殖户带来更多的真金白银。”
在该产业园的工厂化循环水系统示范区,工人们正忙碌着安装、调试工厂化循环水系统,配备有养殖池、生化池、增氧设备、纯氧设备、微滤机处理设备、循环水系统等,一个一个大圆桶形状的工厂化循环水设备静立在示范区里,特别显眼。
梁凯杰饶有兴趣地列举了工厂化循环水系统带来的美好前景:一是养殖高效,能大幅提高养殖水体的养殖密度,比如一个标准池(长4米宽2米)的生鱼“水花”(刚出生的鱼苗)可由6万尾大幅提高到30万尾;二是水质可控,为养殖对象提供可控、适宜的生存与养殖生态环境,提高鱼苗的成活率;三是环境友好,有利于养殖污物的循环收集和处理;四是质量安全,封闭式养殖有利于疾病防控和水产品安全;五是节能减排,养殖用水循环利用;六是技术革新降本增效,低碳模式,更符合环保标准等。
面对即将投入使用的工厂化循环水系统,布龙村党支部书记梁国坚感慨万千。他养殖鱼苗有30多年的历史,是布龙村杂交鲶鱼苗孵化养殖的带头人和“土专家”。如今他见证了像梁凯杰那样的农村青年人在成长,现代化鱼苗孵化产业发展有了“青春力量”。
据了解,新城镇通过打造鱼苗孵化产业园,带动本地养殖户“出户入园”、珠三角知名企业“带种进园”,不仅促进养殖户增收,解决部分村民就近就业问题,壮大村集体经济,还在主导市场价格、占据市场份额、产业可持续性等方面占有更多优势。2023年,新城镇本土鲶鱼苗批发价格同比上升30%,“水花”(刚出生的鱼苗)供不应求乃至脱销,需提前预订抢购,有效提升了新城镇鱼苗养殖产业园知名度。
据悉,新城镇以建立鱼苗孵化产业园为抓手,推动全镇乃至全县的渔业高质量发展。并且,立足特色资源优势,大力扶持培育鱼苗孵化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抢抓预制菜产业“风口”,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引导养殖户改变方向,朝向高端养殖业和精深加工发展,实现“小鱼苗”游上 “大餐桌”, 做旺特色产业,促进共同富裕。
在位于新城镇的广东明基水产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明基水产”),只见明亮的厂房里,一条条大小均一的鲜鱼被送上流水线。根据不同原料、不同市场和客户需求,它们最终被加工为香辣烤鱼、藤椒脆鱼片、金汤酸菜鱼等预制菜,走向全国和世界各地。
“明基水产专供的鱼苗质量好,提供科学管理指导,提高养殖效益,合作养鱼风险小、产量高,市场和价格有保障。1亩可产出超过7000斤的大鱼,一年下来有10万元的收入。”明基水产的合作养殖户张达荣说,他是本地村民,也是本地有名的养鱼大户。
广东明基水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雪乐表示,在预制菜发展带动下,明基水产联农带农效应不断增强。明基水产运用“龙头企业+现代养殖基地/合作社+养殖户”合作经营的模式,将农民纳入企业发展共建共享体系,通过“订养订购”解决农户卖鱼问题,进一步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据了解,明基水产通过联农带农的方式,带动周边农村合作养殖户6000多户;此外,解决当地农民就业近千人,实现人均年收入超过6万元。
“我镇紧扣‘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鱼苗产业园为载体,通过筑巢引凤将渔业育种孵化、养殖销售、预制加工、技术研发、科普文旅等上下游产业连接起来,把一产优势转化为三产融合发展优势,带动兴村富农,助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城镇党委书记廖国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