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影响分析 1、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质及下游断面的影响。 根据论证报告分析,新兴县簕竹镇卫生院入河排污口在正常排放情况下污染物增值非常小,且能控制在入河排污口附近范围内,对纳污水体的整体水质影响极小,正常排放情况下不会对水环境中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和鱼类基本不会造成影响,不会改变簕竹河的水质要求,不会对第三者权益方面无明显影响。 2、入河排污口对水功能区限排总量的影响。 根据论证报告,新兴县簕竹镇卫生院异地重建项目入河排污口,设计污废水排放总量为120m3/d(43800m3/a),实际污废水排放总量为95.67m3/d(34921m3/a),尾水达标排放后,其入河污染物排放量为CODCr2.095t/a、氨氮0.349t/a。项目建成运行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未超出所在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 3、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生生态的影响 根据论证报告,项目入河排污口在正常排放情况下污染物增值较小,不会造成纳污水体簕竹河局部水域超标,可满足水环境功能区划的目标III类水质的要求,可满足水环境安全余量的要求,对水生态无明显影响。 4、入河排污口设置对第三者权益的影响 根据论证报告,项目距离最近饮用水源保护区为炒米坑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较远,位于建设项目西北面距离约3.8km,项目正常运行不会对居民用水产生影响;对附近簕竹水文站的影响:根据水文情势的分析结果,项目排污水导致簕竹河水位、流速及流量的变化集中在排污口近岸,且变化极为微小,不会对区域水文站造成影响;对水质考核断面的影响:项目论证范围内无国考、省考、市控水质考核断面,最近的水质考核断面为新洲大桥市控水质考核断面,在本项目入河排污口下游约21km,地表水影响预测结果表明本项目排污对新洲大桥市控水质考核断面无明显影响。 5、污水处理措施及效果分析 根据论证报告,项目拟设1套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为120m3/d,处理工艺为“格栅+调节池+水解酸化+接触氧化+二沉池+消毒+脱氯”,项目综合污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可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5005)表2排放标准和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的较严值后,排污管由厂区北侧引出进入项目北侧小渠,经180m后排入簕竹河。 6、事故及应急措施分析 根据论证报告:制定应急处理预案,确保应急措施在发生事故排放时能顺畅执行。在工程投入运行后,建设单位应杜绝事故排放,日常加强对污水处理突发事故的应急演练。 7、入河排污口设置合理性分析 排污口的设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要求,本工程排污口位置合理,符合水功能区管理要求,与第三者用水需求兼容,对水域水质和生态的影响可接受。 二、保护措施 1、完善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 入河排污口设置单位应设立标识牌,并在接入废污水口和排污口处设置监测井或明渠段取样点;安装监测入河排污口所排放的废污水量、主要污染物质量的自动监测设备,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将排污口基本情况和排放的主要污染物质量、入河排污口位置图以及定期报表资料进行归档,建立入河排污口档案。 2、水质、水生态等保护措施 (1)加强进、出水质管控:根据论证报告要求对项目进水进行采样检测,确保进水水质在可接受范围内,以免高浓度污水影响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一旦发现进水中污染物浓度高于进水水质控制要求,应迅速对进水进行阻断或应急处理。 (2)加强运营管理:必须认真做好污水处理厂的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工作责任心;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避免因操作失误而造成事故排放。 (3)定期检修机械设备:加强对各类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和管理,以减少事故隐患。 (4)设置警示牌:规范建设排污口,相应位置及排污口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排污口的安全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