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 移动版

新兴概况

 

新兴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云浮市东南部,毗邻珠江三角洲,东与佛山高明区、鹤山市交界,东南与江门开平市接壤,南邻江门恩平市,西南连阳江阳春市,西北为云安区、云城区,东北接肇庆高要市,处于广佛肇经济圈、珠中江经济圈的交汇地带,距海洋最近点100 公里,距广州市140公里。全县行政区域面积1521.69平方公里,辖12个镇199个村(居)委会。

2022年末户籍人口49.3万人,常住人口43.25万人。耕地面积1.22万公顷,粮食播种面积2.1万公顷,粮食产量13.99万吨。林地面积9.3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6.86%,活立木蓄积量0.07亿立方米。是全国最大的县级不锈钢餐厨具生产和出口基地、最大的肉鸡养殖基地,是中国果品加工之乡、中国不锈钢餐厨具之乡、中国温泉之乡。

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311.7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49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07.51亿元,增长1.7% (工业增加值76.96亿元,增长3.4%);第三产业增加值126.7亿元,增长0.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21万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71亿元,增长3.2%。外贸出口额40.84万元,下降1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178万元,下降51.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57亿元,下降21.7%。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万元,增长5.4%。


[详细内容]

【位置面积】新兴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毗邻珠江三角洲,地处东经111°5737″至112°3132″,北纬22°2246″至22°5036″。全县行政区域总面积1521.69平方公里,东与高明区、鹤山市交界,东南与开平市接壤,南邻恩平市,西南连阳春市,西北为云安区、云城区,东北接高要区。县境南北相距51公里,东西宽56公里,距海洋最近点100公里,县城距广州市140公里,距珠海、澳门120多公里,距深圳、香港200多公里。广州——高明、深圳——广西岑溪、汕头——湛江、高明——恩平高速公路穿越境内,省道276113公路干线和三(水)茂(名)铁路贯通县境,处于“珠三角1小时经济圈”内。

【地名】新兴地处南粤大地,百越时期(先秦时期)秦朝统一中原,先后派任嚣、赵陀收复百越地区,实施朝廷管治。汉朝更替秦朝后,赵陀自立南越王国,南越王赵陀曾巡猎于此,白鹿台(又称越王殿,现称南塘)是因赵陀猎得白鹿而得名。汉朝平定南越王国收复南越大地,汉武帝时期在岭南实行郡县制,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新兴地域始置临允县,置县已有2100多年,曾经隶属合浦郡、桂林郡、苍梧郡、南海郡。临允是以上临下,相互佐允,覃恩极虑,教化保容,德业新生之意。西晋时期,临允改属苍梧郡,从临允地域改置新宁县,东晋永和七年(公元351年)苍梧郡分拆新宁郡,郡治在新宁县,因郡县同名,新宁更名为新兴,源流乃取新生兴盛之意,“新兴”一词从此载入史册。历经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宋元朝称新州,历朝曾作官员谪降流放之地,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州衙驻新兴,又称筠城,有“卢溪东水朱雀朝来,锦水允河玄武缠绕”的记载,历史上明朝之前新兴是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重置新兴县,一直沿用至今。

【地形地貌】新兴属新(兴)--高(明)--鹤(山)丘陵台地,四面环山,状如“播箕”的盆地。南面为天露山主峰(铁炉峰1251),天露山支脉横贯南部并呈扇形向北延伸,与东北面老香山余脉,西北面云雾山余脉对峙,史上有“天露耸于南,崖楼倚于后”的记载,东面为布辰岭山区,西面是云雾山支脉。地势南高北低,发源于天露山脉的新兴江从南向北贯通新兴地域,其中的集成河(卢溪)、船岗河(清溪)、共成河(东溪)、良洞河(锦水)、迴龙河(允水)沿河谷一带形成五片狭长开阔的河谷地,三溪两水递次汇合于洞口回澜处形成沧浪之水,又有“洞口锁钥”之称,史称“洞口咀”,新兴江往北流去,形成中北部的冲积盆地。新兴江与珠江的支流西江汇流于肇庆羚羊峡上游端州处,水路为新兴主要交通,也是古代珠江流域地区与粤西(高凉勾廉)、海南岛(儋州)和北部湾(象郡、交趾郡)的交通要道,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气候】新兴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霜期短的特点,南高北低的地形阻挡了台风,带来了充沛的雨水。

[详细内容]

关于本网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新兴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网站标识码 4453210026   ICP备案号: 粤ICP备12036698号

主办: 新兴县人民政府    承办: 新兴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粤公网安备44532102445329号

新媒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