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影响分析 1、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质及下游断面的影响。 根据论证报告分析,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下游1230m核算断面符合10%安全余量要求;对新兴江的影响为COD、氨氮和总磷在新兴江控制断面处的贡献值均较小,对控制断面的影响不大,不会造成新兴江地表水质量超标;对新兴江腰古水厂取水口断面处贡献值较小,不会造成取水口断面水质超标;对西江及西江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影响为COD、氨氮和总磷在新兴江(腰古,云浮境内)贡献值已较小,西江及西江饮用水源保护区位于新兴江(腰古,云浮境内)下游约34.3km,通过衰减等对西江水环境质量贡献值趋近于0,不会造成西江及西江饮用水源质量超标。 2、入河排污口对水功能区限排总量的影响。 根据论证报告,所在水功能区排污口所在簕竹河河段纳污能力为COD 745.56t/a,氨氮17.36t/a,总磷10.19t/a,本项目废水排放的污染物总量未超出所在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其入河污染物排放量为CODcr:93t/a,氨氮:11.63t/a,总磷:0.3t/a。项目建成运行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未超出所在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 3、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生生态的影响 根据论证报告,论证河段水域无珍稀濒危受保护的水生动植物和鱼类、不涉及水生物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等,不涉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因素和水生生态保护目标。 4、入河排污口设置对地下水的影响 根据论证报告,项目建设及运行均采取严格有效的防渗防漏措施而且废水能够稳定达标排放, 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轻微。 5、入河排污口设置对第三者权益的影响 根据论证报告,拟建入河排污口下游附近没有规模农业灌溉区域,同时本项目尾水排放污染物主要以COD、BOD5、氨氮、SS、总磷等常规污染物为主,不涉及重金属污染物,且根据地表水水质影响预测结果分析,污水厂正常排放情况下,下游新洲大桥(核算断面)、下坪断面、陈舍断面(市控断面)、腰古水厂取水口断面(关心断面)等断面水质均能满足地表水III类标准限值要求,拟建入河排污口对农业用水没有影响。 6、污水处理措施及效果分析 根据论证报告,项目污水厂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及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的较严值(总磷按地表水环境质量IV类标准执行),本项目尾水正常排放情况下簕竹河满足III类水体水质要求,同时符合农业用水目标要求,入河排污口的设置不会影响受纳水体农业用水功能,符合《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水资源[2017]101号)的要求。 7、事故及应急措施分析 论证报告对污水处理站事故风险源、事故情景进行了识别,提出了初步的事故应急预案及保障措施,在执行相关风险防控措施后,可有效防范事故废水排放簕竹河. 8、入河排污口设置合理性分析 新兴县新成工业园北园污水处理厂(一期)BOT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总体符合水功能区管理要求,对其他取用水对象影响较小。 二、保护措施 1、完善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 入河排污口设置单位应设立标识牌,并在接入废污水口和排污口处设置监测井或明渠段取样点;安装监测入河排污口所排放的废污水量、主要污染物质量的自动监测设备,与云浮市生态环境局新兴分局的污染源监控平台联网,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将排污口基本情况和排放的主要污染物质量、入河排污口位置图以及定期报表资料进行归档,建立入河排污口档案。 2、水质、水生态等保护措施 (1)加强进、出水质管控:对项目进水进行每周采样检测,确保进水水质在可接受范围内,以免高浓度污水影响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一旦发现进水中污染物浓度高于进水水质控制要求,应迅速对进水进行阻断或应急处理,追查污染源头。对项目出水口设置在线监测系统,对出水的流量及COD、NH3-N进行监控,并做好与相关部门的联网工作。 (2)加强运营管理:必须认真做好污水处理厂的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工作责任心;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避免因操作失误而造成事故排放。 (3)定期检修机械设备:加强对各类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和管理,以减少事故隐患; 污水站应采用双回路供电,防止因停电而造成运转事故。 (4)设置警示牌:规范建设排水管道及排污口,管道相应位置及排污口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管道及排污口的安全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