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 移动版
当前位置:首页 > 云浮市新兴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走进新兴 > 新兴发展 > 产业经济

【聚焦“百千万工程”】云浮市新兴县擦亮“香荔”品牌 牵引带动“土特产”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8-27 15:21 来源:新兴县发展和改革局 浏览次数:-字号:

【聚焦“百千万工程”】云浮市新兴县擦亮“香荔”品牌 牵引带动“土特产”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云浮市新兴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做大做强云浮“土特产”这篇大文章,持续擦亮“香荔”品牌,拓展“新兴优品”,牵引带动全市“土特产”高质量发展。

  夯实“土”的基础

  用好一方乡土资源

  新兴县立足资源禀赋,突出地域特点,全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在做大做强百亿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上持续攻坚发力。

  一是夯实产业基础,布局发展结构。编制《新兴县荔枝高质量发展规划》,发布《〈地理标志新兴香荔〉地方标准》,引进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和荔枝保果壮果技术,成立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新兴县工作站,建设以新兴香荔为核心的广东荔枝高标准生产基地,有力推动新兴香荔产业发展。截至目前,新兴县建成新兴香荔示范园12个,培育较大规模经营主体6家,种植总面积2.51万亩。

  二是加快产业集聚,释放发展动能。依托水晶香荔、排米粉、凉果、紫米、茶叶等一批区域特色品牌的“土特产”,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全县拥有各类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2家,“1+7”现代农业产业园遍布全县各镇,建成获认定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19个、省级“菜篮子”生产基地4个,加工基地3个,是云浮加快打造千亿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明基水产荣获全国农业龙头企业称号,培育了新兴凉果、新兴排米粉、新兴象窝茶叶、新兴贡柑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三是放大区位优势,拓宽销售路径。新兴地处大湾区辐射第一圈,是云浮市东融湾区的“桥头堡”,随着RCEP产业合作大会永久落户云浮、云浮绿色国际化城市建设不断推进,为新兴的企业走向国际搭建了广阔舞台。扎实推进“果盘子”工程,全力打造湾区农副产品“供给地”,在完善传统线下销售网络的基础上,与顺丰速运签订合作框架并大规模开展网上直播带货,推动新兴香荔线上线下销售同频共振,预计今年销售额超2.6亿元。


  图片

  塑造“特”的灵魂

  做强产品地域优势

  新兴县是广东传统荔枝产区,新兴香荔是我省著名的名优荔枝品种,也是最具地方优势特色的农产品。新兴香荔有三大特点。一是种植底蕴深厚。新兴香荔已有1300多年历史,因“质腴核小,香彻喉舌”,在明末至清代年间被列为贡品,新兴香荔从此名扬海内外。时至1900年,时任知县带领本地百姓种植香荔树百余株,这批香荔树一直保存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近年来,新兴县党委、政府每年向辖内各镇、各中小经营主体发出建设新兴香荔示范园倡议,力争年增面积1.5万亩,至2026年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二是竞品优势明显。新兴香荔属晚熟优质品种,一般在六月底到七月初“压轴登场”,与其他品种的荔枝“错峰”竞逐市场。此外,新兴香荔素有“千年古荔”的美称,并与禅文化有深厚渊源。相传在公元712年,六祖惠能大师在新兴县国恩寺亲手种植了香荔树,缘此新兴香荔与佛结缘,也被称为“佛荔”。综合以上因素,新兴香荔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品牌效应强大。深入实施质量强县和知识产权强县战略,抓好“粤字号”农业知名品牌建设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出台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深化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培育,并多渠道开展品牌推广,推动新兴农业由“卖产品”向“卖品牌”再到“卖服务”转变,全面提升本地“土特产”知名度美誉度。采用“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的品牌运营模式,建立线上线下结合的营销体系,打造“新兴香荔”区域公用品牌,推动“新兴香荔”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近年来,新兴县先后获得“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粤字号’农产品百县百品县域公共品牌优秀品牌”等殊荣。


  图片

  建强“产”的载体

  延伸产业价值链条

  新兴县坚持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结合休闲农业、乡村服务业等多业态,推动新兴香荔“接二连三”融合发展。一是科技引领,提高香荔果实产量。积极对接区域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研发改良本地“土特产”品种,推广种植新技术,加强种苗培育、疫病防治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聘请华南农业大学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陈厚彬教授等专家学者进驻新兴,有效提升香荔控梢、促花、保果与病虫防治等关键技术水平,开花率、坐果率提高8%以上,推动新兴香荔提纯复壮、提升产量。完善“专家-农技人员-基地-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技推广服务机制,创新农村科技特派员、农技服务“轻骑兵”模式,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推动《(新兴)香荔生产技术规程》成为省级标准化技术规程。二是延伸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紧抓顺德对口帮扶机遇,加大种源培育、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等招商强链力度,围绕“种植—加工—销售—服务”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大力发展香荔精深加工,预计今年荔枝茶、荔枝干、冻干荔枝、荔枝饼等凉果精细加工产品总产量将大幅提升。规模化发展香荔种植牵引带动凉果产业园提档升级,制定颁布《地理标志新兴话梅》等凉果产业地方标准,大力推行标准化种植加工生产。目前,新兴县拥有规模较大的凉果企业46家,凉果原料种植面积16万亩,总产量近26万吨;行业年加工量60多万吨。三是融合发展,促进一产接二连三。大力实施“旅游+”战略,精心打造途经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禅域小镇、藏佛坑、天露山旅游度假区、新兴香荔种植示范基地等田园综合体和景区(点)的35公里“人文六祖·多彩里洞”乡村振兴示范带,加快发展精品农业、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作有益探索和有效实践。充分发挥全国旅游百强县“金字招牌”优势,举办“新兴香荔节”“六祖文化节”“禅文化旅游”“龙舟公开赛”“马拉松赛事”等文化旅游活动,有力拓展禅文化、红色文化、健康文化等文旅功能,将游客流量变为特色产业增量,实现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图片




关于本网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新兴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网站标识码 4453210026   ICP备案号: 粤ICP备12036698号

主办: 新兴县人民政府    承办: 新兴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粤公网安备44532102445329号

新媒体
×关闭